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深聚焦·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④)

发布时间:17-01-12 17:19:00 阅读:

2017年01月12日04: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记者  赵婀娜

 尕朋毕业后回到玉树家乡后与同事一道商量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
  资料图片  

 

  闫振辉和受资助的孩子们在一起。
  资料图片
 

 

 冉彦龙赴定西支教时走访学生家庭。
  资料图片
 

 

  赛丁·艾散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城南双语实验高中教课。
  资料图片
 


 

临近大学毕业,大学生们总会面临各种选择:是留在繁华喧嚣的大都市寻找人生价值,还是走出国门探寻异域文明的多样?是把自己投身于火热的创业大潮,在不确定性中寻找人生定位,还是继续深造,在多一段的学习生涯中让人生更立体丰满?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选择响应祖国的号召,将青春与祖国的命运系在一起:

  夏海亮,2007年考上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委成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赛丁·艾散,2010年9月进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2015年获得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如今,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城南双语实验高中任教;冉彦龙,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入学一年后赴驻港部队服役,如今是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的本科生辅导员;纵榜正,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学生,入学两年后服役于武警某部,曾获多项鼓励政策资助,如今获学校保研资格……

  这些年轻人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却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人生追求:他们都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指引,决定将青春写在广袤的中国基层大地或绿色的军营。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年轻人,就应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闪光。

 

  “到最广袤的祖国基层去,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尕朋,男,藏族,1989年出生于青海玉树一个牧民家庭。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他从废墟中爬出来,面对亲人离去、家园被毁的残酷现实,他表现出了康巴汉子的坚毅,第一时间组织班级同学到安全地集结、从废墟中徒手救出4人、加入抗震救灾志愿队伍……由于在地震中的突出表现,他被评为“抗震救灾小英雄”称号,并破格被清华大学法学院录取,成为玉树州本地的第一名清华学子。

  毕业后,尕朋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家乡玉树工作,成为玉树的一名基层选调生。尽管在回到家乡之初,尕朋心中并没有对如何建设家乡的清晰规划,毕竟青海较之国内很多地区,在经济、文化方面都还相对落后,玉树更是海拔高、收入低、交通差、短教育、缺人才的艰苦地区,想要一下子改变现状是不现实的,但作为玉树第一名清华学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身上又寄托着家乡人民的期望,选择回去,将自己的未来与家乡的发展紧密系在一起,是他最朴素也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和尕朋经历很类似,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徐文凭,出生在国家级贫困县——湖北省麻城市,自幼家境贫困,但他自立自强,考上大学,并在国家资助政策的保证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徐文凭怀着感恩之心回到了家乡,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开始了基层工作之旅。

  迄今,徐文凭已在基层工作5年,尽管没有丰厚的收入,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他用真心对待群众,用细微之举服务身边百姓,将自己的知识本领内化为工作能力,服务基层建设,也将党的利民惠民政策扎扎实实地送到群众的耳中、心中。如今,徐文凭在这片自己钟爱的土地上,挥洒着青春和热血,守住清贫,耐住寂寞,将青春年华化作对基层的热爱,融化在基层肥沃的土地之中。因在基层工作出色,徐文凭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

  闫振辉,毕业于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毕业后来到西藏,在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刚到西藏,便被安排到拉孜县扎西岗乡玉托村驻村。失眠、头痛、高原性高血压,伴随着严重的高原反应,喝着永远烧不开的水,忍受着缺乏青菜的困扰,闫振辉开始了自己的基层工作之旅。

  一次调研过程中,闫振辉看见一群孩子在土地里踢球,没有球鞋,全身灰尘,衣服估计几个月都没有洗过,足球也是瘪的,他将这场景用相机记录下来并在微博发布,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组照片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不少人鼓励他发起一个公益组织帮助这些高原地区的孩子们。于是,几个月后,在闫振辉的号召和组织下,一个自发帮助这些孩子的渠道被打通了,足球、衣服、书本,各种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迄今,闫振辉已累计组织发放物资20余万元。

  在西藏,一边做好有关植物科学的科研工作,一边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出一份力,闫振辉说,“我从没想到,自己的青春这样充实。”

  “到绿色军营去,带着对保卫祖国的使命担当”

  相较于身边许多同学的人生选择,冉彦龙的军营选择更多了几分阳刚之气,也多了几分神秘。2007年12月,在进入同济大学就读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后的一年,看到学校武装部发出的国家征兵通告,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且担任学生干部的冉彦龙率先响应号召报名,经体检、政审后,被选送到驻香港部队服役,在部队期间,他先后承担航空兵团港外大队的飞行保障和安全守卫职责,在“奥运安保应急小分队”担任通信保障以及连队军械管理任务,还曾参与并出色完成“香江卫士”演习等飞行保障任务,保障七一香港市民参观营区、中秋大学生联谊等重大活动。

  退伍后,冉彦龙回到校园继续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保送直升研究生,并留校担任学生辅导员工作。从身先士卒走入军旅,到退伍复学完成学业,再到留校工作继续砥砺筑梦,冉彦龙说,“要让青春挥洒得更畅快,更有价值。”

  与冉彦龙有着类似人生选择的还有纵榜正,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学生,入学两年后服役于武警某部,在去年的杭州G20峰会期间,担任连长参与峰会安保勤务,在部队期间,两次获得武警部队优秀士兵称号,两次受到个人嘉奖。

  同样在军营挥洒青春的,还有如耿梦梦一样的一大群“军营玫瑰”。

  怀揣着对大都市的向往,带着简单的行李,2010年,耿梦梦只身一人从河南许昌一个小村庄里来到了北京,来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12月,在国家的鼓励下赴广东省军区通信站服兵役。在部队的两年,耿梦梦始终把当好一名战士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论是在什么岗位上,也不论是在什么环境下,她都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在话务岗前培训阶段,她表现突出,被选为新兵的代表去参加全军的话务考核。自拥有自己的工号开始,她凭着良好的工作能力,多次受上级台站表扬。

  两年的时间,虽然失去了如瀑的飘逸秀发,却多了军人的潇洒干练,虽然少了柔情似水的妩媚,却多了军人的挺拔英姿。为了追求不一样的青春,为了让自己与祖国的命运更紧密地系在一起,耿梦梦和一大批优秀的女大学生一道,抛掉了女子的娇弱,成为军中的“铿锵玫瑰”,将青春与祖国的安全系在一起。

  鼓励年轻人到最适合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面对人生转折的当口,该进行怎样的人生选择?这其中,个人的兴趣与志向至关重要,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就通过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应征入伍服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退役士兵教育资助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引导大学生投身基层、投身军旅。

  记者了解到,为推进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兵员征集质量,国家决定自2009年起,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在此基础上,2013年,财政部、教育部、总参谋部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及退役后自愿回校复学的高校学生,国家给予资助。

  2015年出台的《关于对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等学校学生施行国家资助的通知》中规定,对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等学校学生施行资助。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每人每年可获得相应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本科生资助最高可达8000元、研究生资助最高可达12000元。

  同时,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财政部、教育部自2006年起,对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学生,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记者从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了解到,仅2015年,全国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享受国家资助人数为11.11万人,资助金额达14.07亿元;全国高校学生赴基层就业享受学费补偿贷款代偿6.64万人,资助金额达6.51亿元。

  赴基层就业,积极投身国防建设,青春,可以换一种别样的方式闪光,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

(吕  端  虎穆村参与采访)


 

《 人民日报 》( 2017年01月12日 17 版)

(责编:王吉全)